活躍理論概述                                  返回前頁
 

活躍理論(Activity theory)又名活動理論

源自蘇聯心理學家 Vygotsky 的 文化歷史心理學。及研究人類活動的
Alexei N. Leont'ev (1903-1979)。

但應用於長者,則至60年代未才有人提出研究。
這個概念直到70年代初期,當Andrus老人醫學中心,南加州大學和Vern
Bengtson博士開發了在老人福利使用的研究,以此作為基礎。
研究出一種有關長者活動理論時。其他發達國家亦正式將活動理論作為基礎
系統,研究活動的影響,成為年長人士的福祉。


活動理論認為,人們的思想建設在於對自己的兩個主要來源: 他們做的事和他
們生活的角色。 根據活動理論人們角色會變的,當他們年達高齡他們從工作
退休、或作寡婦或者鰥夫,退出專
和其他組織 等等。
這些變動挑戰人們對自己的想法; 他們有不被認同的感覺; 只有內在“自我”
基於這個原因,人們需要和實際上應從事其他活動,發展替代的角色。
因此,活動在晚年是至關重要,因能恢復一個人的正面“自我”和提高一個人的
幸福感。
 

研究開發,測試活動的理論表明,大多數人確實受益於從事高層次的活動。 .
舉例來說,一個社會的調查(
全國觀點研究中心由芝加哥大學 、哈佛大學
湯姆史密斯教授吉姆迪維斯設計和舉辦的美國人口每年採樣
交哈佛大學和湯姆
史密斯在芝加哥大學所進行的全國民意研究中心對年長人仕進行研究)
 ,顯示了有高水平
幸福感覺的,是生活最活躍的那些人。不過 調查還發現,
即新的活動,不一定是能替代舊的活動
,并且活動的質量也是 非常重要的。
如果活動是僅僅為表現" active活躍" 可以甚而有消極的副面作用。

,這種沉迷於個人的活動,研究顯示對個人身心沒有明顯好處。

因此活動必須對參與者具有正面的意義,例如鼓勵他們可以在花園,打理花草、
針織,參觀博物館或如非正式的(與好友電話聊天,與友逛超市)
或正式(加入美國退休者協會俱樂部,或參加RSVP)。個別人仕,實際上可能寧
願無所事事,但從大多數人的研究中發現,有好嗜好,藝術創作,義務工作,
家務和家庭維修,照顧寵物,分享生活與家人和朋友聯誼等活動的人仕,會感覺
有最大的價值和積極的幸福感。
 
摘自Kossuth、P.M.和Bengtson, V. " 老化的社會學理論: 當前透視和前途"
在Birren, J.E.和Bengtson,捲L.,編輯。,老化的緊急理論。 紐約: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8年。
Kossuth, P. M., and Bengtson, V. "Sociological Theories of Aging:
Current Perspectives and Future Directions," in Birren, J. E., and
Bengtson, V. L., eds., Emergent Theories of Aging. New York:
Springer Publishing Company, 1988.